不只食農教育法,還有營養兩法要處理! 民眾黨團籲:把關營養午餐食安
新冠疫情再起,身體健康顯得更加重要,為了讓民眾健康於法有據,民眾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蔡壁如和副總召高虹安今(5)日召開記者會,邀請台大名譽教授黃青真、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以及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提出具體檢討方向,呼籲政府加速推動「營養三法」《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食農教育法》及《學校供餐法》,正視學校營養午餐的營養和食安。

立委蔡壁如表示,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二項「消除飢餓」、第三項「增進健康與福祉」,營養三法對應的目標就是改善營養和促進永續農業,想要增強防疫韌性,除了靠疫苗,還要仰賴自身的免疫力,靠營養均衡維持健康,因此營養三法堪稱是「吃的疫苗」。

蔡壁如指出,去年底《食農教育法》終於出了立院委員會,但《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與《學校供餐法》兩部配套法案,卻遲遲沒跟上腳步,細看《食農教育法》中第九條與《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有關;第十五條規範學童的飲食安全,這正是《學校供餐法》所要推動的概念。

蔡壁如表示,從環境面來看,農業永續、糧食安全、農產品價格平穩,以及全民生活及飲食息息相關,農業經營、在地經濟、農業發展,也需要全民支持,希望衛福部與教育部上緊發條,完善《食農教育法》的配套措施,後續好好執行,讓營養三法成為民眾骨子裡的軟實力。

立委高虹安直指,《食農教育法》除了推動農業生產與營養科學相關知能,還需要結合現行法規,強化學校及幼兒園人員的飲食及農業知能,當法規設立後,也須相關的政策措施輔助引導,除了食農教育外,校園食安與學生飲食營養議題,更是家長們關心的重點。
高虹安指出,監察院2018年就指出午餐政策大有問題,教育部每年編列約21億元補助弱勢學生,但礙於預算編列與採購制度,難以顧及偏遠或離島學校需求,食材供應商不願運送食材、低薪招聘不到廚工;或因顧慮家長反彈而不願調漲,造成午餐費用過低,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午餐品質。

高虹安表示,不該因爲區域差異,而有「一個營養午餐、各自表述」的情況發生。對比日本極度重視廚工的養成與人力配置,台灣廚工待遇受制於縣市資源,形成人力不足的惡性循環,建議教育部以差額補貼進行福利改善,讓第一線掌握孩子午餐的專業人士,受到相對應的尊重。

黃青真教授認為,健康飲食、身體活動、避免菸酒及三高等,都是預防疾病的方式,但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的宣導卻不多見,《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拖延近40年,至今仍列行政院待處理法案,呼籲衛福部長陳時中和行政院長蘇貞昌儘速排入行政院會,送立法院進入立法程序。

金惠民理事長質疑,為什麼行政院如此不重視我國學童的飲食營養健康?建議行政院檢討現行政策,在全台灣每間學校配置一位營養師,《食農教育法》應涵蓋飲食營養教育,且為了預防慢性病,應及早從學齡人口健康飲食教育做起。

黃嘉琳秘書長指出,學校午餐攸關全國170萬師生飲食權益,但目前校園裡公職營養師、廚師等人力編制根本不夠,民間版本的《學校供餐法》參考日韓法令,希望當供餐人數達500人以上,應至少設置營養師1人,廚工人數與供餐人數比例不得低於 1 : 100。

民眾黨團認為,《食農教育法》初審通過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學校供餐法》要持續努力,中央主管機關必須擔起讓孩童吃得好的責任,急需推動「合理化定價機制」、「合理採購計畫」、「補足營養師」和「增進廚工待遇」,呼籲行政院能盡速提出版本。
回列表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