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材品質不打折扣 建立公開透明的比價平台
選錯的政府,最多痛苦四年,但選錯的醫療器材,很有可能痛苦一輩子,請為人民在醫材上留下一個「公平選擇的機會」。
 
醫療器材,長期以來因為收費不透明遭人詬病,而衛福部也針對健保給付的8大類352項醫材打擊收費亂象,有些「健保只負擔一部分」或是「健保不負擔」的部分,會需要民眾「自行付費」。
 
而執政黨將「自行付費」訂出上限,是希望能替民眾把關,不讓能夠議價的機構制定不合理的價錢,原意良善。但因缺乏公開對外溝通的機制,也未向民眾充分說明,更沒有一個「公開透明的醫材比價平台」,因此引發社會及醫界疑慮。
 
有些人會認為,如果訂出上限,以後價格很可能如同「最低薪資」規定一樣,所有人都開始依「上限值」進行收費 ; 也有些人認為,會讓許多比較貴、效果比較好的醫材因為沒有利潤而退出台灣,最終降低整體醫療品質。
 
民意反對後,健保署提出修正方案,「不訂定自付差額醫材收費上限,改由各醫學會直接輔導超出銷售價格極端值的院所,並開始一個月的勸導期。」
 
本黨認為,價格透明化雖然必要,但健保署除為全民把關價錢合理外,更需要為安全性和品質把關。特別提出兩點建議:
 
一、醫學會在直接輔導超出銷售價格極端值的院所時,要特別注重品質管理,醫材的品質很重要,絕對不能打折扣!
 
二、針對健保署,要持續的強化自費醫材比價網站的資訊,在醫學會的部分,也希望能夠即時的上網公布各項自費醫材的極端值,最低價和最高價,建立公開透明的比價平台。
回列表
回列表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