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日本經驗 審慎評估我國能源政策
今天是日本福島核災10週年,311大地震所導致的海嘯、核電廠爆炸、核外洩與日本東北核污染粉塵等問題,在經過日本政府十年的積極處置,仍有許多後續的影響,至今未解。
「福島核災」作為21世紀初最恐怖的災難之一,讓世界各國重新看待核能使用與災害風險管理的問題。根據日本數據庫的資料與台灣民間團體的實地調查,儘管311核災後,日本政府積極整治,使福島周邊環境核輻射確實下降,但清理核災後的大量核汙染廢棄物,目前只能置放在原地,以太空包保存,日本政府找不到一個能妥善處理的辦法。
另外,用於冷卻電廠所產生的大量核污染廢水,目前都滯留於電廠廠區內,去年日本政府還有意將經過處理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好讓廠區內的水塔、蓄水池能容納更多污染度更高的廢水。
不僅嚴重的環境問題難以解決,311也對日本社會及人口移動造成深遠且重大的影響,當時災難使得福島地區將近10萬人無家可歸,30多萬人必須住在臨時居所。而當福島環境核輻射指數趨於穩定後,日本政府開始要求福島居民遷回福島居住,不過,除了一些長輩對故鄉保有情感而回歸之外,更多的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回到有風險的地區居住。
人口數的不足讓福島縣的經濟回復前途堪慮,更令人難過的是,日本國內還接連發生許多核污染歧視的問題,不少從日本東北(福島周邊縣市)出身的人,到了其他城市生活,不時會面臨到當地人的輕視或歧視,這也成了日本國內社會的新議題。
2016年,日本政府調整了處理福島核災的總預算,從2011年初估的11兆日幣調高到22.6兆日幣,約合台幣7兆元以上,對政府財政形成極大負擔。
福島核災十周年的今天,我們要再次思考,核電所帶來的社會、環境風險,人類真的能夠承擔嗎?漫長的十年,福島與日本東北,還在為了311核災的各種後續問題費盡心思,未有良策。日本的慘痛遭遇,提醒著台灣,能源政策將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我們得做出最好的選擇!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回列表
回列表
回到頂部